||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551330100rruu.html
在乐山的嘉定坊,有一个“穿越时空、见证历史”的图片展览深深的吸引了我,也引来了如潮的人流。
走进人头攒动的展览厅,一幅幅照片图片分别摆满了宽敞的几个大厅,那过去熟悉的旧街道、老景观以及百年的乐山变迁照片映入眼眶,让我感到特别亲切、温暖,也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
门外男女老少、大人小孩蜂拥而入,将一个宽敞的展厅堵得水泄不通,人们目不转睛的在有些模糊的黑白照片中搜寻着已逝的时光,寻找着自己过去的身影,回望着童年的足迹,叨念着那时的梦想,时时从人群中爆发出几声惊叹、尖叫…
随着滚滚的人流,我艰难的向前挪动着脚步,人挤人,整个大厅里外四层晃动着脑袋,大家瞪大眼睛专注的在照片中寻找着…稍不留神不是你撞倒了我的头,就是我在拥挤碰掉你的眼睛架,即使这样,大家无非彼此点个头,又赶快把自个的眼光投进在这穿越时空的照片中。
当我目光触及到那过去熟悉的山水、房屋街道、酒肆茶市等老地方时,如肖公嘴、大佛寺、盐关街、乐山港、中河街、灵宝塔、老霄顶、月儿溏、小十字、拱城门、张公桥、演武街、白塔街、五通桥等等,无不让我感怀、遐思。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我儿时玩耍调皮的身影,看到童年的天真烂漫、快乐无比的笑容,也看到那时爸爸妈妈以及哥哥姐姐开心的情景,还有那些一起成长的儿伴朋友…
看着过去熟悉的地方,脑海中浮现出了那童年我们做过的傻事,或者说开心事,比如在学校里,贴张或用纸条挂张写着“我是白痴”“我是瓜儿”的纸条在同学的背上;在别人手腕上画一个手表;总是故意转动雨伞,把水甩在别人的身上;用糖纸捏一个假糖给别人吃;站在别人右边,从背后伸手拍人左肩;跨在一根小树枝或扫帚上,像骑马一样,四处奔跑;下雨时,故意在雨中淋着,享受一身淋湿的感觉;无聊时,在家里用手插米缸的米,在里边戳来戳去;地下有阶砖时,特意一格一格的走,不可出界;悄悄用钢笔水洒在前排同学的衣服上,搞得一衣服背上花花点点;用三个轴承木板拼装的“板板车”,每天拿着“板板车”一只脚趴在木板上,另一只脚不停的用力蹬着,使木板车在大街上滑行着…
在那时,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忧什么愁,不愁吃不愁穿,整天玩得特开心。当到了稍有些懂事时,常常会看着大佛、望着滚滚奔流的大渡河水,看着忙碌的爹妈时,心中早已装满太多的理想和愿望,虽然有些幼稚,但却开始了未来的谋划…
面对岁月,触景生情,感概万千,我双睛湿了。这熟悉却又陌生的照片,让我难以控制住心中的激动,因为这些真实、朴素的图片,又让我重返了那个朴实无华、安谧平静的岁月。
虽然这些岁月对于当时的大人来说,可能充满着一些辛酸、无奈和感伤,但也有过朴实与欢乐。对于当时牙牙学语、少童青年的我们而言,即使人世间有再多的苦难、泪水,但对于我们来说却也是欢乐每一天。毕竟这些老照片、老地方,不仅是陪伴我们一天天成长的地方,而且也承载了我们很多至今仍在苦苦追求的一生梦想。
在这里我看到,展览厅里除了大部分为解放后的图片均为国内收集提供的外,其它珍贵的民清时代老照片均为美国威尔逊、拉蒂格(女)友人当时在四川嘉定府游历时一路拍摄的,并由威尔逊、拉蒂格的家人提供。这些如此珍贵的老照片从拍摄、保存到今天的捐赠,经历了上百年的时光和历史,实属不易。
嘉州,即现在的乐山,古代又称海棠香国。始建于先秦,曾是古蜀国“开明故治”所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2000年6月正式成为联合国城市管理中心在中国惟一的合作城市。幅员面积12827平方公里,人口353万。乐山城四面环水,青山环绕,绿色葱葱,西望峨眉群峰,东临世界第一大佛,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一种古城特有的历史文化韵味。
我们不得不惊叹,正是这些珍贵、真实的图片,客观的反映出嘉州古城的美丽秀逸,更重要的是说明了这是一座具有厚重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的城市,这也是古嘉州至今魅力不减的核心力。
据说,昆明、北京、南京等地有很多珍贵老照片都是由不同国籍的友人拍摄和提供的。虽然这些照片不能改变今天的什么,但是它却从中体现了拍摄者当时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和科技运用程度,更多的是反映出当时文明、社会进步的发展历程和真实状况。
虽然岁月渐离渐远,但照片记忆中的那一时刻却永远定格在历史画卷中。这些经历百年苍桑、岁月变迁的照片能流传至今,令人倍感照片的弥贵、稀缺。因为这些老照片不仅如实还原了当时社会状态、人物面貌和风土人情,而且见证或记载了古嘉州一段或一个时期城市变迁的真实历史,这恰恰是这些老照片无穷魅力的所在,也正是我们真诚感谢这些奉献者的艰辛付出。
于是,我赶忙拿出相机,在拥挤不堪的人流翻拍着这些老照片,虽然照片效果有些老黄、模糊,但为了留住那稍纵即逝的岁月,我还是努力的拍摄着。
不管怎样,今天我的拍摄,也许是为了一种纪念或慰藉,其实更多是为了告诉未来…
2011.04.08于四川乐山张公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