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613|回复: 18

微信回了个“OK”表情,男子成被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6 10: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乐山
近日


一则发生于2022年的新闻


引起网友高度关注

微信截图_20230626102141.png


微信回了个“OK”手势

男子成被告

报道称,2022年12月22日,郭某某在微信上与刘某云商量其子刘某伟借款的还款事宜,郭某某发微信消息要求刘某云成为其子刘某伟借款事务的债务担保人,对此消息刘某云于12月24日回了一个“OK”的微信表情手势。


后因借款人刘某伟并未偿还有关欠款,郭某某于2023年1月6日,将刘某伟(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其父亲刘某云以逾期未归还债务为由,一同告上了法院,要求其承担本金159118.4元和利息7907.88元的还款责任。


法院审理过程中,刘某云对原告提出的其作为刘某伟债务担保人的事实提出异议,认为其回复“OK”微信表情手势是在两三天后,没有义务偿还其子刘某伟向原告郭某某借的欠款。


江西省定南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刘某云对原告要求其作为被告刘某伟借款事务的债务担保人的微信消息回复“OK” 微信表情手势,表明其同意作为此笔债务的担保人,其有义务在被告刘某伟逾期未偿还借款时承担借款偿还责任。


最终,双方同意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刘某云与被告刘某伟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并在约定期限内偿还原告郭某某相关借款。


表情符号成为“呈堂证供”

案件日益增多

据2022年6月江苏高院发文科普,经检索裁判文书网,2018年以来,全国共有158起以表情符号作为证据的案件,其中2018年8件、2019年23件、2020年66件、2021年61件,增幅明显。那么,对于表情符号的司法认定,实践中有什么样的困难?


表情符号的表意解读具有较强主观性,缺乏统一标准,法院难以精准“翻译”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如在广东地区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案中,承租方刘某某在租赁期满后,面对出租方多次提醒、提出加租意愿,既不表示继续承租,也不表示搬离案涉房屋,只是回复了一个“太阳图片”表情符号。后双方就该表情是否代表达成加租合意产生分歧,出租方起诉至法院并据此主张承租方同意加租,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在一起人格权纠纷案中,被告马某某因与原告刘某某发生矛盾,便通过微信向刘某某发送了多个“炸弹图片”的表情符号表达情绪,刘某某认为该表情系人身威胁之意,于是诉至法院要求马某某进行赔礼道歉,后双方在法院调解下达成和解。


此外,同一表情符号在不同手机设备中也会存在显示差异,如苹果IOS系统中的“尴尬微笑”表情在安卓系统中显示为“开心大笑”,极易造成双方理解误差。


犯罪暗语甄别难

效力认定存分歧

部分“黄赌毒”犯罪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表情符号替代敏感词表达隐喻含义以逃避侦查。
如某组织卖淫罪案中,卖淫人员以“笑脸图片”表情符号代指嫖娼人员,向上线报送交易数量。


再如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案中,犯罪分子潘某某先后创建4个聊天群,宣传和出售其自制的迷奸药、催情药等违禁物品,同时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侦查和打击,潘某某在聊天群内与买家使用“糖果图片”“酒杯图片”等符号代指违禁药品并进行交易。
此外,一些犯罪分子直接将表情符号作为犯罪工具实施犯罪,以增加识别、打击难度。


如某诈骗罪案中,犯罪分子打着微商的幌子,以抽奖为名引诱受害者添加微信好友并通过微信发送“剪刀石头布”表情参与猜拳游戏,之后利用作弊软件使受害者误以为自己取胜,“自愿”通过所谓的“中奖低价”购买劣质、假冒的名牌包包、化妆品等,涉及受害人900余人,案值720余万元。


不同法院对表情符号是否具有证据效力持不同意见。


如广州中院在一起仓储合同纠纷案中认为,表情符号是辅助表达心情、情感和想法的可视化图像,不能仅凭表情符号而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承诺,故没有认定当事人发送的“OK图片”表情系同意之意。


而厦门中院在一民间借贷纠纷中则认为,根据日常交流习惯和聊天语境,当事人发送的“OK图片”表情符号应视为对对方请求的同意,并据此作出裁判。


此外,对具有中性含义的表情符号也存在不同理解。


如某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卖方将未结算款项明细通过微信发送给买方,买方仅回复“别说话图片”的表情符号,一审法院认为买方未对结算款项进行确认,遂驳回卖方的诉讼请求。二审法院则认为买方既未予回复、也未否认,应视为对卖方主张的默认,对一审判决进行了改判。


法官提醒:

尽量使用文字形式进行表达


网络聊天时使用表情符号,已成为广大网友必不可少的输入习惯。表情符号有利于网络交流的情感化、趣味化和简约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情绪态度,然而,不当甚至恶意使用表情符号也会导致消极结果,衍生出纠纷、侵权甚至违法犯罪等诸多法律问题。


法院提醒
由于表情符号的含义可能存在多种解读,因此在涉及切身利益的网络对话中,对于表明态度的关键信息应尽量使用文字形式进行表达,或者选择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表情符号,以明确双方真实意思,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同时,注意对相关聊天记录进行留存,便于在纠纷发生后用于维权举证。




来源:天府新青年

来自新乐山APP发送的消息
发表于 2023-6-26 17:0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乐山
ok也能理解为我知道了
来自新乐山APP发送的消息
发表于 2023-6-26 20:48: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乐山
表情符号成为证据
来自新乐山APP发送的消息
发表于 2023-6-27 05:5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回微信也要注意了哦
来自新乐山APP发送的消息
发表于 2023-6-27 06:12: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这个说明微信这些也可以作为证据
来自新乐山APP发送的消息
发表于 2023-6-27 06:44: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
来自新乐山APP发送的消息
发表于 2023-6-27 07:2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一个ok就值十多万,教训
来自新乐山APP发送的消息
发表于 2023-6-27 09:4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乐山
看来在微信中使用附号得小心点
来自新乐山APP发送的消息
发表于 2023-6-27 15:5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表情也要谨慎使用
来自新乐山APP发送的消息
发表于 2023-6-27 16:08: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眉山
表情也要慎用哦。
来自新乐山APP发送的消息
下一页 »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1-2016 新乐山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客服QQ:97150833 网友群:167548984 客服电话:0833-2133363
蜀ICP备1201424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33-213336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